文化翻译理论

文化翻译理论

本文介绍文化翻译理论

  文化翻译理论即是翻译中要把不同的文化意识译出来,分析译作和原作之间产生的差异的社会文化因素。多对比对比一些原著和译著的翻译区别。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翻译理论界主要采取文艺学和言语学两种研讨形式,前者视翻译为艺术,强调译作的文学价值,后者视翻译为科学,把翻译理论和语义、语法作用的剖析严密分离起来,从言语的运用技巧上阐述翻译。

  1972年,旅居荷兰的美国学者Holmes发表了重要论文《翻译研讨的名与实》,初次提出了“翻译研讨”的概念,他以为翻译研讨应当被视为一门独立学科,Holmes也成为翻译研讨学派的奠基人。

  著名的翻译理论有:严复的“信达雅”。克里斯蒂娜·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克特福德“语言学观”。巴斯奈特“文化转向说”。傅雷的“传神”,针对文学翻译。现代常见的“忠实、通顺”等著名的翻译理论。

  “文化转向”是翻译研究两大主将勒菲弗尔和巴斯内特共同提出的,即翻译研究所要关注的就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它必须在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视野中展开自己的讨论。


以上就是关于文化翻译理论的介绍,更多问题请留言或者咨询老师呢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文化翻译理论
本文地址:http://www.oh.55jiaoyu.com/show-3209.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