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要强化科技创新
产业链是大国经济循环顺畅的关键。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应变能力,是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是统筹发展、保障安全的重要举措。我们应该看到,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复苏仍不稳定、不平衡,特别是科技发展短板多,“瓶颈”问题突出,贸易保护主义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导致的产业链供应链风险不容小觑。这些都是构建发展新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今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瓶颈”问题,发展专业化创新型中小企业。深刻领会中央决策部署的战略内涵和任务要求,对于做好经济工作、构建发展新格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迫切需要在科技上实现自力更生。
科技创新是国家富强的基础,是国际竞争的制胜之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创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求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强自立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在高铁、5G通信等领域领先世界。特别是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连续多年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是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但是,与发达国家和建设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有较大差距,表现为基础研究短板突出、原始创新少、底层技术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对外依存度高、“瓶颈”技术多。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向区域化、多元化的调整,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面临巨大风险。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快,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必须立足于强大的国内市场,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加快科技创新,通过科技自力更生提高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应变能力,维护中国经济和产业安全。
把基础研究放在关键位置。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开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基础研究的支撑。加强科技创新的关键是做好基础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更多的是应用创新。这使中国能够以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从全球科技创新成果的外溢中获得“技术红利”,更快地推动中国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但也使中国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高屋建瓴”和“根基”不稳。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不可逾越的坎。没有基础研究的支撑,就没有原始创新,应用研究就不会走深走远。
加强基础研究,首先要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R&D投入保持较快增长,但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总支出的比重长期仅在5%左右,最近两年才提高到6%,与发达国家15%至20%的水平相差甚远。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鼓励企业和社会加大投入的经费保障机制,使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重提高到8%以上。其次,要大力培养基础研究人才。我们要认识到,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人才实力。缺乏基础研究人才,尤其是能够长期致力于基础理论的顶尖人才和团队,是我国基础研究最大的“痛”。要建立健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机制,依托数理化生和前沿科学中心等基础学科基地建设,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再次,要营造一个献身科学、潜心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是一个艰巨的旅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基础研究的氛围,鼓励自由探索,宽容失败,鼓励科研人员全心全意投身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最后,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吸收全球科学发现和前沿理论的最新成果,努力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日益密切。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高质量推进应用研究,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1到N的转化应用,解决“创新最后一公里”问题。
促进“互补链”和“强链”的协同
去年以来,受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全球供应链频繁被切断,风险陡增,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多元化、区域化、内卷化趋势此起彼伏。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命题,也是当前中国发展和安全全局的重中之重。构建新的发展格局,还需要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结合中国实际,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应变能力需要“互补链”和“强链”的协同努力。
第一,围绕“是或不是”和“是或不是”加快“修复链”。围绕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关键设备、工业软件等“瓶颈”技术,发挥新举国体制优势,整合科技力量共同攻关,采取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的方式,如“挂图作战”、“领秀”、“赛马”等。,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全链条协同创新,尽快攻克产业链关键节点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对外依存度高、存在安全隐患的地区,需要建设必要的“备胎”和多元化的供应来源,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实现自我循环,在极端情况下正常运转。
第二,针对“优不优”、“强不强”做好“强链”。主要依托我国具有竞争力和先发优势的产业,继续发挥我国配套体系完备、制造能力巨大、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进一步巩固我国优势领域的“龙头”地位,聚焦产业链高端,不断拉大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打造能够制衡竞争对手、使其不敢轻举妄动的独门绝技,形成有力的杀手锏。这些领域不仅涵盖机械、电子信息、轻工家电、纺织服装,还包括高铁、电力设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5G通信设备等新兴产业,需要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切实推进。
支持专业化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
专、特、新中小企业专业性强、创新动力强、机制灵活,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和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参与者。国际经验表明,每一个世界级“航母”企业的背后,都有一批专、特、新的中小企业与之长期合作。我国高技术产业链之所以存在关键核心环节缺失、技术“瓶颈”多等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一批专业化、新型的“小巨人”企业,缺乏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和主营业务的“单项冠军”或“配套专家”。加强科技创新,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应变能力,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创新的重要发源地和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节点的保障作用。目前,专业化、特色化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资金、技能、人员、市场“四缺”,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做好金融支持、税收优惠、银行融资、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创新创业等多渠道解决“缺钱”问题的结合,又要将专业化、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人才发展需求纳入国家各类人才计划和创新平台,畅通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动渠道,多维度解决“缺人”问题;要支持科技服务机构和行业龙头企业为专业化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知识产权应用、云接入、工业设计等服务,多途径解决“缺技术”问题。还要通过龙头企业委托生产、政府采购、军民融合等方式,为专业化中小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提供更多应用场景。,从而帮助企业的创新成果尽快通过各种渠道打开市场。
(作者是国家发改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主任、研究员)
【纠错】本文地址:http://www.oh.55jiaoyu.com/show-271034.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推荐文档
- 11.小学新学期开学第一课手抄报内容资料(五篇)
- 12.华东师范大学是985吗?华东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
- 13.往年中国十大名校排行榜十大名牌大学:中国最顶级的十所大学
- 14.避雷针的原理(避雷针的原理是不是***放电)
- 15.在背后议论别人的成语(背后议论别人的成语什么言什么语)
- 16.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哪里
- 17.江苏最容易上的一本大学有哪些?(参考)
- 18.空乘艺考能考哪些本科大学
- 19.为什么不建议女生复读 原因有哪些
- 20.智能手表华为和苹果哪款好-华为智能手表与苹果智能手表区别
- 21.印刷工程专业课程学什么(毕业后做什么工作)
- 22.财政学专业_财政学专业可以考哪些公务员岗位
- 23.互相推诿相关的成语
- 24.怎样关闭叮咚买菜自动定位
- 25.卧虎藏龙的法语
- 26.河南大学全国排名(河南大学排名如何?)
- 27.误惑相关词语
- 28.外流湖的英语
- 29.积痾诗句
- 30.海南900分怎么算的2025海南高考各科分值
- 31.英华相关词语
- 32.击目的网络解释
- 33.黄连素相关词语
- 34.幻翳相关成语
- 35.敦厚纯朴和活泼开朗的区别
- 36.燕花的网络解释
- 37.韶新高速隧道限速有拍照吗
- 38.锦瑟年华相关的词语
- 39.隐化的拼音
- 40.油滑近义词
- 41.康师傅3+2什么时候出的
- 42.农村信用社取一万出来需要利息吗
- 43.入户前可以贴装饰吗
- 44.2022年教师节是第几个教师节
- 45.龙拏虎掷的注音
- 46.京东如果有员工携款怎么处理
- 47.cf刷箱子技巧(cf刷箱子)
- 48.1000和375的最大公因数
- 49.关于情人节的文案给女朋友
- 50.梦见很多蜜蜂是什么意思呢
- 51.徐南铁书法价值高吗
- 52.梦见白狐狸是什么预兆
- 53.q50(关于q50的基本详情介绍)
- 54.音乐生180分高嘛
- 55.天号陈红盒38度多少钱(天号陈)
- 56.空中冲刺小游戏玩一玩(空中冲值)
- 57.幼猫吃什么奶粉好(幼猫吃什么)
- 58.银行保险柜续费能提前多久
- 59.喝牛奶记住4个最佳时间
- 60.彩云小梦可以在电脑上登录吗
- 51.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落幕
- 52.“VR+健康医疗”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 53.化繁为简 AI影像在疾病诊疗中大显身手
- 54.学烹饪有用吗?
- 55.莱芜长勺职业中专的宿舍环境怎么样
- 56.音乐创作降门槛 AI作曲难过感情关
- 57.IDC:往年全球AI市场规模达到4328亿美元增长近20%
- 58.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
- 59.男生学习护理专业怎么样?
- 60.工业机器人仍需爬坡过坎
- 61.南充数控工程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招生学制怎样的
- 62.2023年德阳市富民技校招生计划
- 63.南充运输工程学校环境怎么样|校园图片分享
- 64.中国五治大学(高新校区)招生简章及计划
- 65.全球VR头显出货量破千万
- 66.南充2022年卫校包就业吗
- 67.南充技师学院2022年宿舍条件
- 68.2022年航空高铁学校航空效劳需求学习哪些学问
- 69.凉山2023年中考200多分读读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有前途吗
- 70.2023简阳高级职业中学招生条件以及专业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