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往年推进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印发
河南省2022年推进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印发
【大河财立方消息】2月11日,河南省加快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河南省2022年推进5G网络建设和 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到2022年底实现以下目标:
产业发展。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5G终端用户数突破4500万户。细分领域5G产业链加速构建,5G智能装备、终端和手机精密机构件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5G配套产业集群供应能力明显提升,重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一批5G安全产业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场景应用。5G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建成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赋能效应进一步彰显。5G应用场景试点示范项目突破100个。
基础设施。新建5G基站4万个,5G基站总量突破13.5万个,5G网络实现乡镇以上区域连续覆盖,基本满足应用场景需求。
技术研发。5G研发创新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建设10个以上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平台)、实验室,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取得明显成效,突破一批填补空白的关键技术,孵化一批5G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有效支撑5G产业发展和行业深度应用。
要点如下:
统筹推进5G基站和室分系统建设,促进基站基础设施和网络资源共建共享。以独立组网(SA)为目标,完成5G网络计划投资80亿元,加快推广利用中低频段拓展农村及偏远地区5G网络覆盖,5G终端用户数突破4500万户。
落实5G建设配套需求,持续推进道路、桥梁、机场、火车站、客运站、各类活动中心等重要公共场所向5G网络建设免费开放,加大疑难站址协调和杆塔资源共建共享。
落实《河南省电信条例》,强化通信基础设施保护和迁改补偿落实。加快推进5G基站转供电改造,确保到年底全省转供电基站占比降至15%以内。
推进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持续扩容,积极争取建设国家级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
加快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建设,进一步增强数据传输、计算、存储等能力,提升全省数据要素保障和服务水平,重点抓好中国移动郑州航空港区数据中心、中国移动(河南洛阳)数据中心二期、中国电信中部数据中心(郑州航空港)一期工程等项目建设,力争实现7.8万个服务器机架装机规模建设目标。
深化洛阳、许昌、漯河、新乡等4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应用,引导企业广泛开展节点接入,加快推进标识注册和解析,拓展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溯源等多个标识创新应用,为构建全省工业互联网产业体系提供支持。
加快推进郑州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建设,尽快接入国家顶级节点并上线运行,实现与国家级顶级节点的互联互通,促进重点行业整合优质资源,进一步提升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
结合我省5G产业规模小、产业链不完善、配套能力弱等问题,适时组织举办5G产业链专项招商活动,力争吸引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小巨人”“专精特新”企业落户我省。
利用我省组织承办国家级和区域性高端会议、大型商业活动和“2022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和2022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的契机,指导各地市开展差异化产业对接招引活动,构建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产业生态。
更新和完善省5G产业项目库,强化项目动态跟踪和服务指导,持续推进5G精密机构件、华思5G柔性线路板研发生产基地、5G用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产业化等一批重点项目,力争年内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
细化5G产业链图谱,突出产业链高端,指导相关地市建立5G产业育链、延链台账,推进产业链高端嫁接和换道领跑。
瞄准国家中低轨道卫星产业布局,加快推进星网项目对接,促进项目尽快启动,力争卫星组装、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生产、星网运行管理和服务应用等方面实现突破,着力培育星网新产业链。
支持许昌市、郑州市推进鲲鹏产业重大项目建设,推动省内各地协同发展,培育千亿级鲲鹏计算产业集群。
支持安阳市发挥国家级5G泛在低空飞行测试基地的优势,培育集5G技术研发、模组配套、零部件和整机生产、产品检测服务于一体的产业生态。
高质量建设1个5G设备生产制造基地、若干个配套产业基地。
继续支持郑州市做强5G智能终端及核心配套产业,南阳市、商丘市、鹤壁市、济源示范区、兰考县等发展智能终端配套产品,郑州、洛阳、鹤壁、新乡等省辖市打造光电产业基地,安阳市打造基础材料产业园。
积极推进本地重点企业与国内龙头企业和重点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力争引进落户一批典型产业项目,培育世界级5G智能终端制造产业集群,争创国家级5G产业基地。
依托我省现有重点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组织开展5G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助力重点产业园区加快5G产业集聚,做大产业规模,着力培育一批省级5G产业特色园区和综合性园区。
推进5G+智慧医疗,开展面向院内医疗和远程医疗的5G网络、5G医疗边缘云应用,丰富5G技术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应用场景。
推进5G+文化旅游,促进5G与文旅装备、文保装备等的融合创新,开展文化、景区、场馆等线上数字化体验,推进与5G结合的互动产业发展。
推进5G+智慧城市,加快高清视频监控、巡逻机器人、智慧警用终端、智慧应急终端等产品在城市安防、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开展基于5G的智慧政务服务,推进基于5G的社区、园区、街区数字化改造,推进5G技术在许昌市魏都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的应用,探索形成一批5G智慧社会解决方案。
扎实推进国家5G应用创新试点,推进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5G+急救、郑州市中心医院5G+智慧急救等30个国家“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建设。
加快建设国家“5G+智慧教育”试点建设,力争形成5G应用创新河南经验。总结我省19个国家级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的做法,推广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赋能信息消费的经验,推动全省信息消费扩大和升级。
开展第二批5G应用场景示范评选工作,在2021年的基础上,再选树一批标杆应用场景,力争全省标杆场景突破100个。
发挥郑州市技术、资源优势,推进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军民融合,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打造一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和企业级工程中心。
持续推进中国移动“联创+”河南5G开放实验室、中国联通河南5G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国铁塔5G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广电(河南)5G联合创新中心和许昌市北京邮电大学5G国家重点实验室基地建设,推进5G开源研究,提升5G技术创新能力。
依托“河南省智能终端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河南省5G产品及应用系统测试中心,开展面向5G系统、终端、服务、安全等各环节的测试、检验、认证等服务,降低企业5G研发及应用成本。
依托河南省5G产业联盟,集聚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无人驾驶、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等应用技术优势资源,成立5G应用创新服务中心,开展创新应用孵化对接,联合省内龙头企业挂牌成立“5G+智慧工厂”、“5G应用”等一批行业创新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打造一批生态精品应用,实现一揽子方案、一站式赋能、一体化交付。
研究成立中国移动(郑州)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成立联合项目组、实验室、专题研究小组,打造5G+工业互联网生态圈,推进5G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
鼓励并支持省内高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开展基于鲲鹏架构的边缘计算、异构计算、分布式存储等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依托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河南)开放实验室、中国联通河南5G重点实验室、中国铁塔河南5G技术创新中心等,推进与郑州大学、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中船重工713所、中电科22所等单位的资源集聚和联合攻关,强化与国内龙头企业、重点科研单位沟通协调,打造国家级5G融合应用创新中心,开展面向应用创新的技术和产业服务,推动5G应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围绕需求侧加快实施“企业上云”行动,高标准建设河南省“企业上云”服务资源池,上云企业力争突破18万家。
豫5G〔2022〕1号
河南省加快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关于印发河南省2022年推进5G网络建设和 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为持续推进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支撑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依据《河南省加快5G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和《河南省5G产业链现代化提升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锚定“两个确保”,落实“十大战略”,坚持创新驱动、示范引领、项目带动、开放合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打造精品5G网络为基础,以深化应用为突破口,以发展产业为主攻方向,聚焦5G产业链关键环节,推进延链、补链、育链,做大智能终端(装备)生产基地,培育若干个配套产业集群,深入推进5G赋能千行百业,深化5G与行业领域融合应用,构建具有河南特色的产业与应用深度融合、互动发展的5G生态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提供新举措。
二、工作目标
到2022年底实现以下目标:
产业发展。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5G终端用户数突破4500万户。细分领域5G产业链加速构建,5G智能装备、终端和手机精密机构件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5G配套产业集群供应能力明显提升,重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一批5G安全产业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场景应用。5G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建成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赋能效应进一步彰显。5G应用场景试点示范项目突破100个。
基础设施。新建5G基站4万个,5G基站总量突破13.5万个,5G网络实现乡镇以上区域连续覆盖,基本满足应用场景需求。
技术研发。5G研发创新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建设10个以上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平台)、实验室,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取得明显成效,突破一批填补空白的关键技术,孵化一批5G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有效支撑5G产业发展和行业深度应用。
三、重点任务
(一)持续加快5G网络部署
一是加快建设5G基站。统筹推进5G基站和室分系统建设,促进基站基础设施和网络资源共建共享。以独立组网(SA)为目标,完成5G网络计划投资80亿元,加快推广利用中低频段拓展农村及偏远地区5G网络覆盖,5G终端用户数突破4500万户。高质量打造5G核心网,持续提升中国移动网络云郑州大区节点和中国联通5G核心网中部大区中心承载能力,巩固河南省5G网络枢纽地位。优化5G网络覆盖,新建5G网络支持IPv6,进一步提升5G网络IPv6流量,强化室内场景、地下空间、重点交通枢纽及干线沿线5G网络覆盖。建设推广5G虚拟专网,提升典型场景网络服务质量。落实5G建设配套需求,持续推进道路、桥梁、机场、火车站、客运站、各类活动中心等重要公共场所向5G网络建设免费开放,加大疑难站址协调和杆塔资源共建共享。落实《河南省电信条例》,强化通信基础设施保护和迁改补偿落实。加快推进5G基站转供电改造,确保到年底全省转供电基站占比降至15%以内。(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通信管理局、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信公司,国网省电力公司,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
二是持续巩固信息通信枢纽和信息集散中心地位。推进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持续扩容,积极争取建设国家级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持续推进“全光网河南”升级,开展“双千兆”建设工程,打造千兆城市和行业千兆虚拟专网标杆。加快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建设,进一步增强数据传输、计算、存储等能力,提升全省数据要素保障和服务水平,重点抓好中国移动郑州航空港区数据中心、中国移动(河南洛阳)数据中心二期、中国电信中部数据中心(郑州航空港)一期工程等项目建设,力争实现7.8万个服务器机架装机规模建设目标。(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信公司,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
三是加快工业互联网二级解析节点建设与应用。深化洛阳、许昌、漯河、新乡等4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应用,引导企业广泛开展节点接入,加快推进标识注册和解析,拓展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溯源等多个标识创新应用,为构建全省工业互联网产业体系提供支持。加快推进郑州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建设,尽快接入国家顶级节点并上线运行,实现与国家级顶级节点的互联互通,促进重点行业整合优质资源,进一步提升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郑州、洛阳、许昌、漯河、新乡市人民政府)
(二)持续构建5G产业生态
一是加快实施“三个一批”。结合我省5G产业规模小、产业链不完善、配套能力弱等问题,适时组织举办5G产业链专项招商活动,力争吸引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小巨人”“专精特新”企业落户我省。利用我省组织承办国家级和区域性高端会议、大型商业活动和“2022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和2022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的契机,指导各地市开展差异化产业对接招引活动,构建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产业生态。更新和完善省5G产业项目库,强化项目动态跟踪和服务指导,持续推进5G精密机构件、华思5G柔性线路板研发生产基地、5G用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产业化等一批重点项目,力争年内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有关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
二是创新培育新业态新模式。细化5G产业链图谱,突出产业链高端,指导相关地市建立5G产业育链、延链台账,推进产业链高端嫁接和换道领跑。瞄准国家中低轨道卫星产业布局,加快推进星网项目对接,促进项目尽快启动,力争卫星组装、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生产、星网运行管理和服务应用等方面实现突破,着力培育星网新产业链。支持许昌市、郑州市推进鲲鹏产业重大项目建设,推动省内各地协同发展,培育千亿级鲲鹏计算产业集群。支持安阳市发挥国家级5G泛在低空飞行测试基地的优势,培育集5G技术研发、模组配套、零部件和整机生产、产品检测服务于一体的产业生态。(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有关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
三是培育打造省级5G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建设1个5G设备生产制造基地、若干个配套产业基地。继续支持郑州市做强5G智能终端及核心配套产业,南阳市、商丘市、鹤壁市、济源示范区、兰考县等发展智能终端配套产品,郑州、洛阳、鹤壁、新乡等省辖市打造光电产业基地,安阳市打造基础材料产业园。积极推进本地重点企业与国内龙头企业和重点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力争引进落户一批典型产业项目,培育世界级5G智能终端制造产业集群,争创国家级5G产业基地。依托我省现有重点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组织开展5G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助力重点产业园区加快5G产业集聚,做大产业规模,着力培育一批省级5G产业特色园区和综合性园区。(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各有关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
(三)持续拓展5G场景应用
一是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5G在工业领域的融合应用,重点围绕钢铁、焦化、水泥、有色金属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煤矿、非煤矿山、危化、电力等高危行业,挖掘和打造一批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提升安全生产和管理水平的5G应用场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丰富5G在智能农业的应用场景,加快智能农机、农业机器人在农业生产环节中的应用创新,强化5G与数字乡村融合应用,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数字乡村建设水平。拓展“5G+现代服务业”,重点推进5G与交通、物流、网络购物、融媒体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培育5G+信息消费新业态。(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广播电视台)
二是提升民生服务水平。挖掘民生领域5G应用场景,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建设,打造一批样板项目,探索一批可复制推广的解决方案。推进5G+智慧教育,加快5G教学终端设备及AR/VR教育数字内容研发,结合AR/VR、全息投影等技术实现场景化交互教学,打造沉浸式课堂。推进5G+智慧医疗,开展面向院内医疗和远程医疗的5G网络、5G医疗边缘云应用,丰富5G技术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应用场景。推进5G+文化旅游,促进5G与文旅装备、文保装备等的融合创新,开展文化、景区、场馆等线上数字化体验,推进与5G结合的互动产业发展。推进5G+智慧城市,加快高清视频监控、巡逻机器人、智慧警用终端、智慧应急终端等产品在城市安防、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开展基于5G的智慧政务服务,推进基于5G的社区、园区、街区数字化改造,推进5G技术在许昌市魏都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的应用,探索形成一批5G智慧社会解决方案。(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民政厅、省住建厅)
三是开展融合应用试点示范。扎实推进国家5G应用创新试点,推进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5G+急救、郑州市中心医院5G+智慧急救等30个国家“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国家“5G+智慧教育”试点建设,力争形成5G应用创新河南经验。总结我省19个国家级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的做法,推广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赋能信息消费的经验,推动全省信息消费扩大和升级。组织开展省级5G应用创新引领区创建活动,加快构建5G规模化应用新格局,在此基础上,争创国家5G应用创新引领区,打造全国5G应用创新高地。开展第二批5G应用场景示范评选工作,在2021年的基础上,再选树一批标杆应用场景,力争全省标杆场景突破100个。(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
四是提升5G应用安全水平。加强5G应用安全风险评估,适时开展5G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指导企业建立5G应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机制,深化5G应用推广中商用密码应用,提升5G行业应用安全保障水平。依托省移动公司优势资源,建设国家级5G应用安全创新示范中心,聚焦5G安全产品、5G安全端到端解决方案、安全服务和安全人才培养等,深化标准化、模块化、可复制、易推广的解决方案推广应用。(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信公司,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
(四)持续提升5G创新能力
一是加快推进5G技术创新基地建设。发挥郑州市技术、资源优势,推进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军民融合,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打造一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和企业级工程中心。持续推进中国移动“联创+”河南5G开放实验室、中国联通河南5G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国铁塔5G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广电(河南)5G联合创新中心和许昌市北京邮电大学5G国家重点实验室基地建设,推进5G开源研究,提升5G技术创新能力。依托“河南省智能终端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河南省5G产品及应用系统测试中心,开展面向5G系统、终端、服务、安全等各环节的测试、检验、认证等服务,降低企业5G研发及应用成本。(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铁塔公司、中国广电河南公司,有关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
二是打造5G应用创新生态圈。依托河南省5G产业联盟,集聚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无人驾驶、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等应用技术优势资源,成立5G应用创新服务中心,开展创新应用孵化对接,联合省内龙头企业挂牌成立“5G+智慧工厂”、“5G应用”等一批行业创新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打造一批生态精品应用,实现一揽子方案、一站式赋能、一体化交付。研究成立中国移动(郑州)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成立联合项目组、实验室、专题研究小组,打造5G+工业互联网生态圈,推进5G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5G产业联盟)
三是突破一批5G关键技术。加快推进射频芯片及模组、微波器件和天线、测试技术和装备、安全芯片及模组、电源管理等5G关键技术研发,持续推进基于5G的人机协同机器人远程操控、XDJA100Gb光接口网络安全芯片、5G核心网UPF等一批重点技术研发项目,力争创新一批国内领先的技术和产品。推进5G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传感、机器通信等技术融合,突破一批行业领域“5G+集成应用”技术。鼓励并支持省内高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开展基于鲲鹏架构的边缘计算、异构计算、分布式存储等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
四是争创国家5G融合应用创新中心。依托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河南)开放实验室、中国联通河南5G重点实验室、中国铁塔河南5G技术创新中心等,推进与郑州大学、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中船重工713所、中电科22所等单位的资源集聚和联合攻关,强化与国内龙头企业、重点科研单位沟通协调,打造国家级5G融合应用创新中心,开展面向应用创新的技术和产业服务,推动5G应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铁塔公司)
(五)持续深化5G+工业互联网应用
一是持续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打造一批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重大工程。加快推广河南省5G+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特定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1+N”平台体系,深化生产装备和产品5G接入、5G网络应用开发验证等服务,为场景应用提供支持。聚焦钢铁、水泥、焦化和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生产安全、节能降耗、提质增效等数字化转型需求,开展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活动,突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信公司,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
二是加快推进企业上云。围绕需求侧加快实施“企业上云”行动,高标准建设河南省“企业上云”服务资源池,上云企业力争突破18万家。加快推进工业企业内网改造,促进5G、固定宽带、WiFi、生产管理控制等多网融合应用,为5G+系统集成应用提供支持。(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信公司,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
三是持续开展5G应用深度行活动。适时组织专家到企业、工厂、车间一线,围绕深化5G应用理思路、传技术、教方法,现场答疑、释难、解惑,诊断和完善解决方案。围绕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节能降耗、生产安全、提质增效等突出问题,在全国和省内遴选一批典型企业,适时组织开展5G应用现场观摩活动,为企业深化5G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组织开展全省互联网暨深化5G应用大会和5G+工业互联网现场会,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深化标杆场景推广应用。(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信公司,省5G产业联盟)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充分发挥省加快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严格落实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产业链“双长制”,强化会议、总结报告、调研督导和学习观摩等制度,指导督促5G产业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级、各部门要细划任务分工,强化部门协同,建立年度工作台账,抓好工作落实。5G产业联盟要根据专班工作部署,制定年度工作计划,适时开展5G产业链相关活动,打造5G应用技术生态。
(二)强化项目引领
坚持项目引领,加快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带动和促进5G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着力构建产用互动发展格局。发挥“万人助万企”的作用,做好跟踪指导和服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积极申报国家试点示范和重大项目,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参与并组织国家“强网杯”“绽放杯”等赛事,培育和落地一批典型项目。研究制定5G重点园区清单、重点企业清单、重点项目清单和产业招商清单,力争一批重点项目落户落地。
(三)优化发展环境
强化对5G发展的政策支持,把5G重点项目纳入省重大科技专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等相关专项支持范围,有序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入5G项目建设。持续落实省、市财政对5G基站建设的奖励措施,支持有条件的地市设立支持5G发展的专项资金或基金,纳入国家试点示范目录的项目,所属地市应给予支持。鼓励企业参与5G应用规范性研究,探索形成行业应用技术标准。支持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5G技术和应用培训。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oh.55jiaoyu.com/show-366916.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推荐文档
- 11.2023沧州正业涉外旅游职业技术学校简介(学校简介/学校怎么样)
- 12.鸡兔同笼题10道及答案
- 13.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排名(最新)
- 14.fairy是什么意思
- 15.土耳其是那里(土耳其那里打仗了吗去的话安全吗)
- 16.吴江宾馆(吴江宾馆是几星级酒店)
- 17.沸石为什么能防止暴沸
- 18.中公教育专升本培训班价格表(中公教育专升本好不好)
- 19.井冈山大学教务处,jwc.jgsu.edu.cn
- 20.握手的作文600字10篇(握手***作文600字初中)
- 21.C2H6O:C2H6O2是什么,结构简式是什么,有哪些性质
- 22.美中不足代表什么生肖(美中不足是什么动物有哪几肖)
- 23.语文试题(语文试题新高考卷2023)
- 24.安徽理科考生600分能考上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吗?
- 25.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往年艺术类学费多少钱一年?附各专业收费标准
- 26.往年曲面屏手机十大品牌排行榜-曲面屏手机哪个牌子好
- 27.高铁职业技术学院(高铁职业技术学院那个专业***)
- 28.2022北京冬奥会口号是什么(2022北京冬奥会口号是什么意思)
- 29.长春师范大学是几本,一本还是二本
- 30.古人婚礼在什么时间预测举行,古人婚礼一般在什么时候举行
- 31.身份证查四级准考证(用身份证怎么查四级英语准考证号)
- 32.忆秦娥,娄山关(忆秦娥娄山关中的忆秦娥是词的什么)
- 33.准格尔旗世纪中学(准格尔旗世纪中学往年高考喜报)
- 34.保定市除了一中三中以外,哪所高中相对比较好点?
- 35.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录取分数线预测2022)
- 36.先中间后两边的字(文次找平办让包哪个是先中间后两边的字)
- 37.广州中学排名(广州中学排名前100名)
- 38.故人是什么意思;一个故人是什么意思
- 39.雅人四好指的是什么
- 40.小馒头蒸多长时间预测(小馒头蒸多长时间预测可以熟)
- 41.松原大学(松原大学录取分数线预测2023)
- 42.适合家长教育孩子的十本书籍(适合家长教育孩子的十本书籍电子版)
- 43.仲浦先生是谁(仲浦先生是谁扮演的)
- 44.工会经费应税收入怎么计算(工会经费应税项是工资总额还是40%)
- 45.化学生物地理报考985-化学生物地理就业方向
- 46.失聪是什么意思(失聪是什么意思解释一下)
- 47.英雄人物的故事(英雄人物的故事200字左右)
- 48.芒果干吃了会胖吗(芒果干吃了会胖吗会长胖吗)
- 49.警官学校(警官学校和警察学校有什么区别)
- 50.香港大学排名(香港大学排名分析:哪家高校称霸榜首?)
- 51.赏罚分明成语释义及造句
- 52.会考成绩查询网站(2023高会考试成绩查询时间预测)
- 53.四字励志成语(必备8篇)(四字励志成语大全集1000个)
- 54.湖北大学认可度高吗?湖北大学值得上吗?
- 55.viewpoint是什么意思viewpoint的翻译(view是什么意思英文翻译)
- 56.砖的组词有哪些(砖的组词和部首是什么)
- 57.暑假评语家长如何写
- 58.ISSS是什么意思ISSS是什么英文的缩写(isss是什么意思isss是什么英文的缩写)
- 59.龙岩学校(龙岩学院正方教务管理系统入口)
- 60.新疆伊宁市三中(伊宁市三中分校公示)
- 51.河南的卫校毕业后还可以读全日制大专吗
- 52.郑州大学新生在哪个校区(总共有几个校区)
- 53.商丘田庄安置到哪里,可安置1385户
- 54.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费
- 55.郑州市卫生学校有哪些招生专业
- 56.焦作大学财会专业的前景是如何的?
- 57.河南平顶山外国语学校招生计划
- 58.河南辅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
- 59.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怎么样?
- 60.许昌科技学校招生办联系电话
- 61.郑州中学初中部排名
- 62.洛阳幼儿师范学校招生简章
- 63.成立开封市。作为八朝古都,开封市有什么区
- 64.河南商丘上百名孩子集体流鼻血,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65.许昌学院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招生简章及要求_许昌学院医学院招生
- 66.河南初中毕业读什么卫校好
- 67.河南郑州招生动漫设计专业的学校有哪些
- 68.焦作护理学校地址在哪里啊(焦作护理学校怎样)
- 69.河南举行壮行仪式 胡葆森:希望全队为河南人争光
- 70.郑州轻工业学校2023年学费多少,怎么样

